20
2016
02

互联网+还没能加到我们的小县城,未来几年也够呛

戏言戏语 :互联网+为什么在小县城里还难觅踪影?是小县城落后?还是伪需求?今天的文章是我们回乡痛感第二磅,欢迎有同感的人发表看法。

从读大学开始,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,每次回家总是要留意下,县城是否有了新鲜事物,以前的那几家店是否还在。就在几十个小时之前,我还游走在家乡县城的大街小巷,东看看,西瞅瞅,仿若一个外乡人打量着别人的故乡。

毕竟,又是整整一年未曾回家,而且这一年恰恰是互联网+的口号风生水起的一年。无论是前半年O2O创业大军疯狂的攻城掠地,还是后半年迎来资本的寒冬,互联网+都在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整个中国。这个节点回到家乡,自然要看看互联网+对故乡的影响。


通过观察,我得到了一个怎样的结论呢?互联网+的春风离我所在的小县城还有些远。具体怎么回事,讲讲我的见闻吧。


一座没有WiFi的五线小城

我的家乡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,县城常住人口大概10W+,这两年开始大规模城镇化建设,县城规模比我读高中时扩大了一倍的样子。京港澳、大广等四条高速沿着县城穿过,交通还算便利,经济结构上是典型的农业大县。


春节期间,我与高中几个要好的哥们儿小聚了一次,泡澡、吃饭、K歌。泡澡过后在房间里休息的时候,我突然想到,屋子里怎么也没个WiFi。说起来,这个洗浴中心也算是县城数一数二的了,可偏偏竟然没有WiFi。之后去找饭店吃饭、找KTV唱歌、晚上在宾馆过夜,问了几个,也都没有WiFi。


那么,没有WiFi,微信扫一扫之类的支付方式会有吗?很遗憾,依然是没有。而这并不让我意外。不说移动支付体系,整个县城连刷卡支付都很少。除了几家大超市能刷卡外,其他地方都只支持现金支付。


而且就连超市的刷卡服务都很滞后,效率不是一般的低下。有一次我去超市购物,已经刷过卡长达一分钟了,pos机还是没有任何反应,后来收银员告诉我,旁边收银台正在刷卡,占用了仅有的一条信号通道。


对县城的居民来说,人们还是习惯了现金支付。这种心理像极了鲁迅先生在《灯下漫笔》里表现的那样,出门的时候身上还是要带上充足的现金。或许是因为有现金在手,真的会让人平生几分踏实感。


市场行为没有自发的寻找互联网+,政府方面是否有意识到这方面的改变呢?我去县政府官网查询了下,并没有找到任何和互联网+、电子商务等有关的文件。查看了以往的网友问询,有人提问县政府是否有发展电子商务方面的计划,得到的回答是没有。


这让我其实有些失望,失望之余还有些落寞。家乡还是有那么几样拿得出手的本地特产的,工业园区也早已在上任领导落马前就略显规模。而且,前面也说了,县城的地理位置、交通情况都还不错,个人认为发展电子商务方面,至少物流不是问题了。


可是,为什么,无论从民间到政府,都没有人对互联网+有什么热情呢?我想,还是要从互联网+兴起的源头说起。


互联网+存在的意义是什么?

有人说是节约了成本,比如电子商务就节省了实体店的房租等成本(至于线上推广,那是另一个话题了)。

有人说是提升了效率,比如以前叫个外卖得打电话,得收集一大堆饭店的电话号码,现在只要打开一个APP,各种口味的饭菜随便选。


还有人说是让信息变得更透明有利于遏制腐败,比如传统的企业采购模式下存在着各种暗箱操作,而在京东大客户推出的电商采购平台上,则有效的规避了这一难题。


然而,所有的这些,在县城真的有需求吗?

不能说完全没有,比如对我来说,习惯了在线支付,就很希望少用现金支付。可是话又说回来,我并不是县城的常住居民,我的消费习惯是在北京培养起来的。对县城居民来说,微信支付并不比现金支付更方便。


而且你得承认,刚开始让我使用微信扫一扫的时候,我也是觉得很麻烦(即便是现在,有时要赶时间,也压根不会想到微信扫一扫之类的)。


生活服务领域的O2O,比如滴滴打车、在线外卖、酒店预订等,在县城更是没有存在的必要。首先我们那里的汽车人均保有量还是蛮高,但凡是20出头的年轻人,几乎可以说是家家一部车,出门根本用不到滴滴。


而且,县城里出租车、三轮车等交通工具还是挺普遍的,招手即停,县城本身又不大,根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。再说说外卖O2O,恐怕不用我多说,大家都能想到,完完全全没有任何市场需求。县城的节奏原本就慢到不要不要的,连吃饭都交给外卖,想想那日子也是了无生趣了。


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与一线城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是,县城是个熟人社会随便一个店一户人家,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,原来是某某家的亲戚,或者某某的朋友。


从这一点来说,根本不存在留住用户的说法,而互联网+被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,不就是因为它能有效的留住用户吗?可以这么说,熟人社会,互联网+基本没用。


然而,值得注意的现象是,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微信抢红包聊天,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微信公众号还是有的,而且据我简单的了解,阅读量方面做的还相当不错。


而且,县城的城镇化建设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,等到有一天乡亲们都进了城,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城市的社区式人际关系,互联网+或许就有存在的必要了。只是那一天几时才能到来,恐怕也还是个大大的未知数。


« 上一篇 下一篇 »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